2)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盛世求治,乱世求强_北宋小厨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来,心中暗叹一声。岂有此理,这厮每到关键时候就屡屡坏我大事。早知如此,当初真不应该提拔他上来,真是一步错,步步皆错。

  赵楷如今都头疼不已,连说话的心思都没有了,简单道:“说。”

  李纲道:“枢密使常常提到一种关系,唤作‘供需关系’,这一种关系常常运用在商业中,客人需要什么,商人就供应什么,如果商人供应客人不需要的东西,那这买卖必定亏本。

  然而,从科举的意义来看,也是一种供需关系,朝廷需要什么人才通过科举去获取,如果朝廷大开科举之门,需不需要都招收进来,就造成了冗官的现象,这跟商家的囤货现象很是相似,若是货物一直慢慢积累,但是却又卖不出去,那必定血本无归,这其中的痛苦我朝已经有过深刻的体会了。”

  赵楷点点头道:“爱卿言之有理,科举不仅仅是一场考试,还直接影响到了国家社稷,必须得根据国家得需要来招收人才。”

  由此可见,李奇带来的远不止表面看到的那些东西,其实他的很多理论都可以运用到各个方面,其中也包括政治方面,李纲借用经济的供需关系来形容科举也是合情合理。

  ‘皇上圣明。”

  李纲拍了一句马屁,接着道:‘有道是,盛事求治,乱世求强,由此可见时代在变,人也在变,国家的需求同样在变,那还有什么理由,这科考不变,若是科考选取的人才不是朝廷最需要的,而是无关痛痒的,那样才可能导致科考走向衰败。”

  秦桧道:‘李院长莫不是指那些从科考脱颖而出的进士都是无关痛痒的?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李院长同样也是进士出身吧。”

  毛舒突然站出来道:‘李院长此话绝非此意,李院长只是说科考不能一层不变,这样对科考本身而言,亦非好事。”

  ‘我正是此意。‘李纲笑着点点头,道:‘当初枢密使建议成立立法院时,曾也说过,律法当与时俱进,同样的,科考也应该与时俱进,其实治国之道就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若一味的墨守成规,换来的只是不断的退步,要强,首先得求变,如今我大宋能够在几年间恢复到熙宁年间的强盛,甚至于更强,靠的是什么,无非就是变法,然而,所有的制度都在改变,唯独这科考不变,这如何能行?”

  毛舒道:‘启禀皇上,如今立法院刚刚成立不久,急需人才,可是在科考中鲜有律法知识,长此下去,对于立法院的发展极为不利,所以微臣恳请皇上在科考中加入法学的知识,以求达到真正的以法治国。”

  话说到此,谁都明白了,这不再是简简单单的政治斗争,而是儒法之争,李纲,毛舒随都是儒生出身。但是他们两个一个是立法院院长,一个是司法院院长,如果他们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