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47章 信手拈来_霸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葛亮又重新回到了成都,一直住在宫里,口含天宪,皇帝不过是他的傀儡。在这种情况下,他自己不提,就没人敢主动提,他为什么要主动放弃丞相之位?而且推荐曾经和他不和的廖立接任丞相,这实在让人太惊讶了。

  这是何等的高风亮节,真正的丞相胸怀。除了诸葛亮,没有人能做到这一点,大概也只有历史上那位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祁黄羊能和他相提并论。

  天子刘禅很为难,他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件事。以前这样的事都有诸葛亮替他做主,现在要处理的人就是诸葛亮,那该怎么办?是听诸葛亮的要求,免去他的丞相之位,还是宽言安慰,让他留任?

  刘禅无奈,求见诸葛亮,诸葛亮要求公事公办,并高度评价了廖立的政绩,认为廖立虽然性格有点偏激,才能却当之无愧,足以担负起丞相之重任。

  刘禅却不敢当真,只好把这个难题又推给了大将军李严。

  接到诸葛亮要求自贬的奏疏,李严欲哭无泪。他天天盼着把权利从诸葛亮手上夺过来,可是当诸葛亮主动放弃了权利的时候,他却感觉不到一点高兴的成份,反而有一种中计的感觉。

  让廖立接任丞相?开什么玩笑。他不反对廖立留在成都做官,但是他却不能让廖立做丞相,特别是在这个时候做丞相。现在廖立接任丞相,只会感激魏霸,是魏霸一手把他捧上了相位,以后他会和魏霸走得更近。击败了诸葛亮,却便宜了魏霸,并不是李严愿意看到的。

  廖立可以做丞相,但是必须由他李严推上去,否则就不能让他做。

  可是他偏偏又不能拒绝。

  诸葛亮主动承担了洛阳之战的责任,引咎辞职,并推荐廖立这个曾经的敌人接任丞相,不管是真是假,这种气度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如今成都大小官员哪个不赞叹丞相的胸怀,哪从此不佩服丞相知人善用?他要是反对廖立,不仅会得罪魏霸、廖立等人,而且会和整个舆论做对。和丞相一比,他简直就是天生的反面形象。

  李严进退两难,冥思苦想了三天之后,上书天子,请求驳回诸葛亮的自免请求。他说,诸葛亮虽然洛阳之战有过,但也不能说有过无功,毕竟大军曾经包围洛阳,给曹魏不小的震动,宣扬了国威。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说,霍弋驻在新安,将整个函谷、大半个河东控制在手中,洛阳之战还是有战果的。所以,就算诸葛亮要承担责任,也无须免职,暂时免去丞相之职,稍贬其官,仍代行丞相事为宜。

  与此同时,原车骑将军吴懿因功升任骠骑将军。

  至于廖立,也的确是个人才,宜位列九卿,以示嘉奖。将来再立功勋,再升任三公不迟。

  李严奏疏一上,顿时博得了群臣的一致同意。刘禅也松了一口气,立刻下诏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