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零八章 等着中国人的“好戏”_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茂如对他们是无奈了。坐在椅子上继续看地图,此时便听见马良报道说何平回来了,王茂如让何平进屋,何平开始介绍对面奥国的军事部署,其中有一部分是联军发来的消息,还有一部分居然是和对面奥军交易获取的消息。在王茂如所部防线对面是奥地利蒂罗尔地区防御指挥第三集团军,司令官是丹克尔上将,负责防御蒂罗尔地区以及特兰提诺。(一战后,特兰提诺部分领土以及南蒂罗尔地区割让给了意大利,意大利曾经迫害过南蒂罗尔地区的德奥说德语的后裔,导zhì该地区从划分之后一直到1972年一直战乱不休,颇有种北爱尔兰之于英国的意思。)

  第三集团军下辖奥匈帝国第三军、第八军、第十七军、第二十军四个军,其中第十七军因为素zhì太差,被部署到奥匈军队的右翼,也就是王茂如所在的防线对面,而其他三个军则部署在左翼,正对协约国联军居高而下,山崖基本上都是三十度到四十五度的陡峭坡地,意大利曾经徒劳地仰功过一次,一日之间死伤达到五万人。

  王茂如所在属于意大利北线第二段防御战线,这里曾经发生过第一次此二次恩佐河战役,但由于严zhòng的后勤补给问题,在此作战的规模并不大,并且由于是山地,当奥匈帝国反击的时候,此处是少有的将奥匈军队打回去的防御战线之一。

  奥匈帝国第十七军军长是克里提克上将,下辖军属炮兵旅,辎重团,工兵团,第18步兵师(第73步兵团,第3射手团,保加利亚补充第一团,第二团),第48步兵师(波黑步兵第2团,第4团,保加利亚补充团,阿尔巴尼亚志愿步兵团),第181独立步兵旅。第十七军的防线长达八百公里,沿着蜿蜒崎岖的阿尔卑斯山,这让第十七军调动兵力极为困难,并且兵力分散。

  在中国参战军的主阵地在巴格利诺镇以东五公里处一个叫做塞尔托的村庄旁边,从奥尔格拉山峰一直到莱姆顿河谷,一共长约十公里。在对面则是奥匈国防线,他们把前线司令部设在了马提诺村,奥匈帝国第18步兵师部署在王茂如防御阵地对面。

  奥国第18步兵师师长是马克西姆少将,作为第十七军这支不着调的军队中的主力,他们的作战能力是军该中最强的,也因此被克里提克上将委以重任。

  王茂如留在战线上的只是参战军第二旅,旅长熙仲,该旅全部由山东人组成,与济南组建,征兵的时候要求身高必须达到一米七以上膀大腰圆,视力极佳臂力极佳才能入选,因此兵员素zhì极好只是仓促被调上欧洲前线欠缺锻炼。

  由于没有战事,第二师第二旅倒是显得斗志昂扬,这是典型的新兵部队,没打过仗,总觉得老子天下第一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