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3章 遮天蔽日的庞大财团_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世,成长为了遮天蔽日的庞大集团。

  雪花啤酒、三九、双鹤、江中、怡宝.....这些品牌全都属于华润。

  再加上遍布民生的华润电力、华润置地、华润水泥、华润燃气、华润医药、华润医疗、华润万象生活。

  旗下实体企业3077家,在职员工约39万人。

  毫不夸张的说,如果韩国人一生离不开三星,那么中国人的一生则离不开华润。

  然而此时的华润,还不叫做华润集团。

  在这一时期,华润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对港出口,为内地进口重要物资,保证港岛市场供应,是国内业务在港岛的贸易总代理。

  可口可乐进入内地市场,并没有和他们打招呼,反而直接绕开了他们,选择和中粮集团合作,与太古洋行共分内地市场。

  这已然引起了华润内部的一些不满情绪。

  现如今看到非常可乐的崛起,而且上位竟然亲自为【非常可乐】站台。

  这立刻就让他们看到了机会。

  可口可乐绕开我们是吧,行,那我们就代理非常可乐来和你竞争市场。

  华润集团的总经理很有脾气,立刻召集了旗下管理层,商讨代理非常可乐,杀进内地市场的可能。

  “我觉得这完全可行,非常可乐我尝过,味道和可口可乐差不多,而且气更足,口味上绝对没问题。”旗下的贸易主管宋裕民立刻开口道。

  其实他对于非常可乐眼馋不是一天两天了。

  随着《亚洲声音》的热播,现在非常可乐的声势完全盖过了可口可乐。

  “品牌知名度方面,现在大家都看到了。在港岛、在南洋,甚至是韩国日本,非常可乐都有相当不错的知名度。”

  宋裕民继续道:“可口可乐因为是外国的商品,到现在还被限制在友谊商店和涉外的旅游宾馆,但是非常可乐就不一样了,这是港岛的本地品牌,说到底还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可乐,这也是被上面承认的。”

  “所以,如果我们能够拿到非常可乐的内地灌装权,或者是经销代理权,非常可乐是可以直接进行内销,走入内地的千家百户,进入到更大的市场当中。”

  听完他的话,华润内部众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总经理何汉昌听完之后也是一脸笑意,不住点头。

  不过却也有人质疑。

  “经理,可口可乐在内地卖一瓶是四毛钱,真有那么多人舍得四毛钱去买一瓶五百毫升的饮料吗?”

  说话的人是采购部的刘瀚。

  在港岛待的越久,他越能体会到内地的贫困和物资困乏。

  四毛钱,对于这个时代,内地人均工资三四十块的家庭,着实是有些奢侈。

  刘瀚这话立刻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

  何汉昌并不慌乱,而是将目光看向宋裕民。

  只见对方开口道:“我觉得咱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

  “前几年,国内才刚刚起步,可现在国民收入都已经提高了一大截。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四毛钱一瓶可乐,根本不算什么。”

  “而且,老刘,你可能在内地待得时间少了,不知道国人为了‘面子’两个字有多舍得花钱。”

  “啪啪啪!”

  何汉昌微笑着拍手,为这场争论画上了休止符。

  “宋部长说的很好,上个月我去了一趟燕京,那里已经有不少人以买到可口可乐为荣,这是一种很不好的风气。”

  “作为内地最大的进出口代理,我觉得我们必须发挥华润相应的作用,为我国同胞提供我们自己的可乐。”

  何汉昌的话,立刻引来了一片响应。

  然而,何汉昌只是双手下压,拿出了一份文件,继续说道:

  “根据中央的号召,我们华润要从综合性贸易公司向以实业为核心的投资控股集团转变。”

  “所以这一次不光要拿到非常可乐的代理权,而且还要成为屈臣氏的股东,与邵维鼎建立深度合作。”

  他这一句话落下,顿时石破天惊。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