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6章 斯沃琪集团的影响力_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的报纸。

  而且这种畅销还在继续,甚至在往南洋方向蔓延。

  上班族打开明报,第一时间就去看了扉页的位置。

  这几天下来,梅艳芳的名字高挂榜首,足足有着38万票,这么高的票数已经确认晋级无疑。

  如果第二期没有太强的对手出来,梅艳芳甚至有可能成为港岛赛区的冠军。

  而第二名的邝美云票数则达到了25万票。

  之后的还有八个名字,分润了剩下的票数,大多停留在十万到二十万不等。

  比之大街上的上班族学生更加关注《亚洲好声音》比赛票数相比。

  茶室内,上了年纪的中年人却是对于《明报》上刊登的“金雍游记”更感兴趣。

  “内地这么多年还是没什么变化啊,多请几个工人怎么就能上升到剥削的层次呢?”

  “哈哈,来投靠我的侄子也和我说过这件事,说那边有个‘七上八下’的铁定界限,雇工八人以下自己和工人一起生产就是小业主,但是超过了八人,就是资本家。”

  “没错,我也听说了,听说安徽还有个‘傻瓜瓜子’雇工超过了十二人,现在都快一百人了,还有人抓着雇工问题纠缠不放。”

  茶室内很多人都将这个“七上八下”看作是个笑话。

  但是却也有人忍不住深思。

  从另一方面看,内地对于工人问题非常看重,但是在港岛的工厂,却是遍地想着法子压榨工人。

  工资低且不说,有些工厂甚至还存在雇佣童工的现象。

  至于那些偷渡过来的内地人,更是像牛马一样任劳任怨,一天工作十二小时以上,拿到的工资甚至可能还不到正式工一半。

  不过就算是这样,这些钱还是比在内地赚得多,所以很多人还是甘之如饴。

  “邵维鼎的工厂,真的像报纸上说的那样,保证餐餐有肉,一天只需要上八小时吗?”

  茶室内,有人突然挑起了这个话题。

  “好像是这样,听说宝成工厂是按照内地国营大厂的方式来保障工人待遇的,工人的工资不但在港岛的平均线之上,而且还有机会分到房子。”

  “真能分到房子啊?”

  “是真的,我的邻居就是宝成厂的工人,因为年限够久,而且还是技术工,所以积分够高,已经分到了一套八百多尺(八十平)的房子,装修好后就可以入住了。”

  “八百多尺?”听到这话的众人咋舌不已,这太夸张了,按照港岛现如今的房价。

  每平方英尺500港元来算,八百英尺就是四十万啊!

  “刘大哥,你那个邻居,他们厂还招人吗?”

  “是啊,斯沃琪集团的招人标准是什么?我儿子刚中学毕业,能识字还会英文,他有没有机会进宝成啊?”

  茶室内瞬间沸腾。

  而金雍游记的影响还不止如此。

  不但让很多人的目光,投向了现如今港岛众多工厂。

  更是让斯沃琪集团的工人待遇,和在岗员工的工资,曝光在了港岛五百万市民面前。

  斯沃琪集团在港岛可是有三万多名在职员工的,港岛又是个这么小的地方。

  所以很快,明报上的内容就都得到了证实。

  也因此,在第二天,金门大厦、宝成厂以及旗下众多的零配件工厂门口,全都挤满了前来应征的人。

  而斯沃琪集团的员工,则是享受着这些求职者艳羡的目光,大摇大摆的走进了公司、工厂。

  他们在此前,从未感觉到身为斯沃琪集团的员工,有什么特殊。

  可就是这两天,他们明显感觉到周围人看他们的眼神都有了变化。

  不少单身职工,原本找对象还挺难的。

  可是,就因为是斯沃琪集团的工人,被周围邻居知道了之后,第二天就有媒人上门帮他做媒。

  图啥?

  就图在斯沃琪集团工作稳定,工资高,而且在招工的时候,优先考虑在职员工的家属。

  更别说,还有机会分房,分到员工宿舍了。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