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3章 资本手段玩转电影_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深厚的人脉关系网。

  但是韩国日本,就很难搞定了!

  他们买片,一般都是引进,采用的是买断制,邵氏是拿不到分成的。

  所以这种买片方式,往往都是电影成片出了,港岛市场反应热烈。

  他们才会主动上门引进,根据最后港岛的票房,给出买断费。

  同步放映,就是说港片的所有票仓,全都在12月24日上映《追女仔》。

  港岛本土票房都没出来,他们怎么可能接受港岛的片子上映。

  “老豆,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邵维鼎满目都是自信狂傲:“我在欧洲环游三年,有一点认识的相当深刻。”

  “什么?”

  “在资本主义世界,没有什么门槛,是用钱砸不开的。”邵维鼎如是道。

  在国外,没钱你可能生活的水深火热,但是有钱,那是相当的潇洒。

  而国内是尽量的,让所有人都有一个相对公平、尽可能安定的生活环境。

  在这一点上,国内和国外有着本质的不同。

  所以,穷人中产还想着润,那你是找罪受。

  在国内躺平,还不舒服?

  美国每年几百万移民,人口还是保持在3亿人口左右,有时候还会下跌。

  这还不包括那些走线的非法移民。

  这些人去哪了?

  黑大哥不会去富人区突突突,难道还不能去你华人区抢劫吗?

  “话是这样说没错。”邵毅府凝重道:“可是我们做电影是要赚钱的,不是冲着亏本去的。”

  要去砸开日本韩国甚至是东南亚一些国家影院的门,让他们选择同步放映。

  就不能等着他们上门,而是要拿着钱去敲开他们的门了。

  “老豆,我还是那句话。”

  邵维鼎淡淡道:“电影市场,归根结底还是资本的游戏。”

  “票房本身的收益有多少?一年到头也就是那几千万,可是在资本市场上,随便一个流动就是上亿。”

  “不管最后《追女仔》票房有多少,只要投资市场看好,只要我们造出的势够大,那邵氏的股票就一定会上涨。”

  邵维鼎的这番话,充满了资本主义血淋淋的现实。

  给邵毅府这个还停留在上世纪的吝啬土财主,狠狠地上了一课。

  邵毅府懵了。

  电影,还能这样做?

  “击鼓传花您听说过吗?”邵维鼎打算讲的再透彻一点。

  “听过,怎么了?”

  “你看,如果说《追女仔》就是这朵花,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这朵花的卖相修饰好,不管是五百万投资还是全线同步联映,都是为此。”

  实际上《追女仔》这部电影实际成本预算只有两百万,剩下三百万全是为了营销准备的。

  邵维鼎继续道:“卖相好了,我们邵氏的股价自然就被拉高了,从股市上我们就把投资全给赚回来了。”

  花现在在哪?在股民手里。

  风险早就不用制片方承担了。

  至于股价之后跌还是涨,资本早就套现离场了。

  股价跌了,高卖低买,顺势还能再买回来。

  对于公司的掌控还加强了。

  后世电影公司将这一套玩的是滚瓜烂熟。

  那些动辄号称投资几亿的电影,其实多是融资手段,更是彻彻底底击鼓传花的游戏。

  一部电影一亿的投资,分销出去就变成了两亿,再分销一次就变成了三亿。

  最后跟大众宣布,这片的成本有五亿。

  在这个分销的过程中,其实制片方早就将成本全给赚回来了。

  这还是没有上市公司玩的小手段。

  要不然真正赚钱的电影,还需要普通人去贡献一两万,进行所谓的投资?

  早就被各大影视公司抢着上门了。

  吴惊当初也就不用卖别墅拍战狼2。

  邵维鼎玩的当然不是这种坑人的手段。

  他拍电影,不光是为了赚钱。

  更重要的是为了造势,是为了宣传。

  是让斯沃琪集团能够打开东亚东南亚的市场大门。

  所以,噱头越足,《追女仔》的票房越高,看的人数越多,斯沃琪这个品牌的影响力也就越大。

  但是在此之前,他必须说服邵毅府同意“全球上映”。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