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71章出征朝鲜_南明大丈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魏军起自河南,靠着分宗藩土地,无主慌地起家。

  高义欢用土地,将魏军将士绑在了他的战车上,魏军每打下一地,将士们必然能获得一部分土地。

  因为魏国经济不行,赋税不足以养军、捞军,高义欢便用土地奖赏士卒,所以魏军战河南,取关中,东征河东河北的过程中,将士们都获得了大批的土地资源。

  这种用土地奖赏士卒的政策,直到往南攻打南明时,才逐渐改变。

  军队掌握大批土地,确实有激励将士的作用,可是当多到一定程度后,也会出现严重的问题。

  将士们要征战,赏赐的土地需要人种,可是偏偏多年战乱,人口锐减,劳动力不足。

  这样一来,地赏了,没人帮忙种,矛盾就出来了,也让士卒们十分不满。

  高义欢做为皇帝,最担心的问题,不是文臣间的争斗,而是军队反叛,因此他决定帮将士们,把这个问题解决。

  勋贵集团一直想获得南方的人口,高义欢自是不许,便只有用朝鲜来替代。

  清晨,大魏朝会,钦天监官员上书,夜观天象,东北角宿暗淡,利于中国。

  遂即有大臣言,此来吉兆,预示大魏攻伐朝鲜之役必胜,请皇帝发兵。

  以大魏国力,加上豪格与朝鲜并不同心,高义欢自然知道,此战必胜,根本不用搞这些名堂,但是大臣们既然搞了,他也就图个吉利。

  高义欢当即下旨,大军即日出征,攻伐朝鲜,扫灭残清。

  朝会结束后,大臣散去,高义欢留下李岩,嘱咐留守长安的事宜。

  这次大魏攻打朝鲜,可以说是十拿九稳,派遣一员上将足矣,不过高义欢似乎打仗有瘾,还是决定御驾亲征,并且动用了二十余万大军。

  豪格在朝鲜,满兵不满万,朝奸部队也只有两万余人,根本不需要出动二十万大军,但是朝野上下,却没有什么人反对。

  毕竟还能打的仗,掰着手指都能数出来,不少人都认为,这是最后的立功机会,所以没什么人,得罪勋贵。

  这种事实明显耗费钱粮,不过高义欢之所以坚持,他心中也有盘算,他准备借机启用一大批武院生,亲近士卒,加强他对军队的掌控。

  高义欢决定亲征,长安需要留守,高义欢准备留皇长子挂个监国的名头,再让李岩辅政,便离开长安前往辽东。

  天阁内,高义欢坐在御案后,李岩坐在一旁。

  高义欢沉声道:“北方战乱多年,人口锐减,李先生想了诸多策略,迁徒贫瘠地区的百姓至平原,说服西南土民下山,可是依然无法满足需求,不少士卒的军田,依然无人耕种,很伤士气。朕这次亲征朝鲜,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皇子还小,长安就委托给先生了!”

  高义欢现在有四个儿子,长子建兴,赵贵妃所生,二子建礼,皇后之子,三子建丰也是赵贵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